Logo 知识与财富的链接
大兴安岭柴—蘑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及赋矿规律

大兴安岭柴—蘑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及赋矿规律

ISSN:1000-3657
2013年第40卷第2期
孙忠实[1]    刘四川[2]    郑常青[1]    谭亮[3]    孙黎[1]    李娟[1]    施璐[1]    崔芳华[1]    范思琦[4] SUN Zhong-shi,LIU Si-chuan,ZHENG Chang-qing,TAN Lian,SUN Li,LI Juan,SHI Lu,CUI Fang-hu,FAN Si-qi

控矿构造一直是热液矿床研究的难点之一,本文以大兴安岭中段为研究对象,通过1∶25万柴河镇幅和蘑菇气幅地质调查,提出:(1)该区主干控矿构造由大黑山-太平岭-鸡冠山北断裂带和扎兰屯市-哈多河断裂带构成,形成时代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.(2)控矿构造性质主要表现为压性、张性和剪切性质,三者之间分别经历了剪切与拉张,剪切与压扭性质之间的转换,主压应力场依次发生E-W向、SE-NW向、SSE-NNW向三次变化.(3)总结出该区主干构造控矿、分枝构造控矿、平行构造控矿和斜列构造控矿等若干赋矿规律,该赋矿规律与该区导矿构造,导矿构造和矿源与深部板块俯冲产生熔融岩浆密切相关.这些新认识为该区的地质基础、成矿理论深入研究和找矿工作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.

Key words:
认领
收 藏
点 赞
认领进度
0 %

发表评论

ISSN:1000-3657
2013年第40卷第2期

用户信息设置